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86 771 4899330

首页 -> 行业市场 ->试论中国展览会的布局

试论中国展览会的布局

编辑: 发表时间:2008/1/12 浏览次数:4507


    自1979年至2007年,我国展览经过前十年(1979-1989)的培殖期;三年(1989-1992)的调整期;八年的发展期(1992-2000);以及七年的高速期(2001-2007)。据各种不同的统计数据,大概2007年全国各种展览会达到4,000-5,000场。28年历史,达到如此规模在全a球历史上是没有的。

    就展览题材而言,目前全球存在者约不到500种,而在我国存在者不及400种,换言之,平均每个品种在我国举办10场以上。(当然这是就平均而言,事实上有的项目仅1-2场,有的品种达30-40场之多)。由于幅员广阔,每个省市,每个项目办一场至少就31场,更何况大、中城市达百余个。这种局面在外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在国人眼中又是习以为常、不足为怪。

    虽然中国展览会有中国的特色。但就市场理论而言,它又应该有本身的规律,展览市场也不应例外。

    展览业的存在价值在于市场的需求,一场好的展览会可以促进所服务产业的发展;反之,无非是一项活动而已,对产业的帮助有限。

    一年5,000场展览会不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的代表。需知参展商的参展代价不菲,即使买家远道而来,得益或失望都是展览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笔者以为,在经过量变之后,是时候讨论中国展览会布局问题了,也许这是笔者的一厢情愿,但能引起展览界与政策制订者的重视,假以时日,希望出现一个健康的、市场能接受的、符合国际标准(或称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真正属于中国特色的展览会布局。

    从不同角度研究布局

    本文的研究范围只局限于具国际性、市场化和普遍意义的专业性展览会,不涉及形形式式的节庆活动和数以万计的专业市场。就专业性展览会而言,不论其组织者的股权成份如何都在讨论之列。

    从地域看布局

    讨论中国展览会布局离不开幅员广阔的中国特色。

    就经济区域而言,已经形成的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北京还负有中国文化、政治中心角色);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地区(上海也负有中国经济中心之责);以广州为核心的华南地区;以成都为核心的西南地区;以西安为核心的西北地区;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地区(郑州、长沙应为次核心);东北地区经济核心城市不明朗,但从综合条件及认受性几乎以大连市较具优势。

    因此,就展览业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而言,除已形成的核心北京、上海、广州之外,成都、武汉、大连(或沈阳)应该成为中国展览会的二级核心城市。如果这六个城市能够成为国际知名会展城市,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愿景。

    从国际化程度看布局

    国际化的定义众说纷纷,比较恰当也被公认的定义应该是参展商和国际买家都能占20%以上,这是比较客观的标准。德国展览会国际化程度高,因为欧洲各国面积不大,仅欧洲各国参加德国展会,其国际化程度已相当高;美国的展览会国际化程度很低,本国参展商与买家为其主体;亚洲的香港及新加坡展会国际化程度较高,这两个城市的展览会不以本城市场为主,而以展览平台为建设理念之故。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宜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同一个问题。

    中国本身消化能力很强(愈来愈强),外商有能力远涉重洋进入中国市场者并非多数,因此20%的指标应该说已经偏高,(就大部份展览会而言)。

    目前进入中国市场,参加中国境内展会的外国力量主要是两部份,一部份是世界500强或者1,000强;另一部份是在各国政府资助组织下,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国家展团,这两部份占所有外国参加中国展会的80%以上或更多。

    笔者与世界1,000强之内的若干企业代表交换意见,比较一致的想法是:他们都是跨国企业,每年要参加全球的展览会十几到几十场,而他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多数仅占他们营业额的百分之几至十几。因此,他们在中国参加展览会一般是一场、两场,超过三场者已不多,而选择的城市排位是上海、北京、广州。如果是一场不选上海就选北京,两场多数是上海、北京或上海、广州。

    至于国家展团,一方面是与大企业协作参展,或参加国家级展会(如高交会、投洽会、中国 ¾ 东盟博览会)或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及特殊展会(如成都西博会、大连软交会)。

    因此从国际化程度看布局,首选也是京、沪、穗三城市,其它城市主要看具体项目,目前看得见的城市是深圳、成都、大连、厦门,这些城市虽然不可能实现大量国际化,但个别项目是做得到的。

    从产业结构看布局

    我们在研究城市会展经济时,特别侧重研究城市的产业。

    同样道理,在研究国家展览布局时,一定要研究地区产业在国家整体产业中的地位。

    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会展业,其主要服务的产业是轻工加工业,由于珠三角加工业仍全国之首,其相应的展览会(如照明、美容、礼品、建材、加工机械、家具等)必然成为同题之首选。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会展业所服务的行业比较全面,尤其是重工业方面更为明显。因此若干重要展会在上海成长。造船、汽车、纺织、工业机床及其相配套的展会已经成名。

    同样道理:大连著名的软件工业园培植成软件博览会;西南地区的农业造就酿酒业发达而培植成功酒博会;闽南地区的独特石材产业孕育成功厦门石材展;郑州位处中原农业区,农机展自然可以成长;山西以产煤著称,煤博会落户太原也顺理成章…。类似的例子还可以很多。

    所以,从产业结构看,中国展会布局除京、沪、穗外,还可以有很多城市,但条件必须是:该城市所在经济区,期独特产业在全国甚至世界所占的地位。

    从城市环境看布局

    理论上说,城市的环境都可以创造的,但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商务旅游要素却是客观存在的或难予一时可以解决的。它所涉及的是物流成本、商旅成本等诸多因素,从这个角度看,最有利于发展会展业的城市多数是沿海城市,京、沪、穗之外,大连、青岛、厦门、深圳皆然。

    综合上面各种角度分析,中国展览会布局描绘如下:

    -- 三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应该可以在短期内(5-10年)成为国际知名展览会举办地。每个城市可以整合15-20场大展、好展。

    -- 三个城市(成都、武汉、大连)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可以培植若干(3-5场)具国际知名度的展会。

    --若干城市可以因其产业的特殊性培养1-2场知名展览会。由于笔者手上资料有限,就目前可见的是:太原的煤博会、武汉的机电博览会、郑州的农机展、青岛的海洋展、沈阳的矿展(此展尚未成形)、吉林的汽配展、重庆的摩托车展、厦门的石材长、永康的五金展、义乌的小商品展等等。

    这个格局如果形成,则我国可以拥有100场国际知名展览会,其成就已相当彰显,那时国际会展大国之称可以与德国齐名,其对中国、亚洲与国际经济的贡献也就难以低估。(笔者仅以100场为限。其实每一场展会要培植成为国际知名展会都是很难的。)

   分享到:

标签:

官方互动

中越博览网官方微博

联盟单位:广西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处、南宁会展行业协会、东盟商务中心
运营单位:广西南宁华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86 771 4899330
CopyRight © 2014 桂ICP备11003182号 技术支持:南宁烟寒网络公司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86 771 4899330
参展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