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化工产品贸易商品结构及比较优势分析
1.与东盟成员化工产业相比,中国化工产业整体上不具备比较优势,但不同行业情况有所区别。
由于生产技术普遍较为落后,生产规模小而分散,资本实力不足,科研创新能力较弱,中国化学工业在与东盟贸易竞争中,整体上不具备比较优势,化工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标RCA仅为0.6,比较劣势较为明显,但化工各类产品在与东盟贸易中表现出来的竞争情况仍有一定差异。
无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工业属资源性产业,中国无机盐资源丰富,由于生产装置投资少、本地化资源价廉,在与东盟竞争中有一定比较优势,RCA等于2。其中,纯碱工业特别突出。我国纯碱生产能力及产量较大,同时合成碱的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均属世界先进水平,竞争优势显著。
染料和涂料产品:我国苯系、萘系、蒽醌系的大吨位中间体,传统的硫化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中低档黄、红、蓝色有机颜料,在产量、价格上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涂料产品的本地化要求较强。中国涂料生产能力较大,市场化经营较早,与东盟产品相比也具备一定优势。第32章产品显性比较优势系数RCA=1.8。
精细化工领域:我国精细化工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大部分产品在工业技术、产品品种、质量上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但与东盟相比,仍有一定优势,如磷酸盐、柠檬酸、赖氨酸、维生素E、A等产品已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因而第35章和第29章部分产品显示了较强的比较优势,35章RCA=1.7。
基础有机原料:除近年引进技术和装备建设的大型装置外,我国多数有机原料装置规模普遍偏小,技术装备落后,加上原料技术路线不合理,与上游原料结合不紧密等因素,在与东盟有机原料竞争中,比较劣势明显。第29、39章的RCA均小于1。
2.中国出口东盟产品以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以及塑料制成品为主;进口以初级塑料和有机化学原料两类产品为主;进口集中的两类产品也是化工品逆差的主要成因。
与门类齐全但生产规模小的中国化学工业体系情况相适应,中国出口东盟的化学产品种类较多。在8小类化工品中,出口产品主要覆盖其中的5小类,即有机、无机化学品,塑料制品,鞣料、油漆、油灰、墨水、油墨以及其他杂项制品等。有机、无机化学品、塑料及制品、杂项制品出口以菲、马、泰、新、越、印尼市场为主;药品出口以马、新、菲为主;油漆等主要出口印尼、泰国和越南;化妆品等主要出口马、新;肥皂等洗涤用品以马、菲出口市场占比较高。以2004年5小类化学品出口共占我出口东盟化工品的91%,但出口额仅27.4亿美元,规模只与同期我国在计算机零部件(84733090)项下出口东盟的相当。
东盟出口中国化工产品相对集中,初级形态塑料、有机化学原料以及杂项制品仅三小类就出口65.2亿美元,占从东盟出口中国化工品的94.3%。初级形态塑料和有机化学原料主要从马、泰、新和印尼进口;杂项化学制品主要来源于新和印尼,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化工产业存在的问题,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石油化工产品、有机化工产品和高档产品的比重过低。
出口规模小而分散,进口又相对集中。这种特点虽然使我国多类化工产品表现出一定比较优势,贸易略有盈余,但又造成我贸易逆差集中于初级形态塑料及有机化学原料,两类产品中国逆差48.6亿美元。
3.中国东盟双边化工产品贸易以中间产品为主,以化工制成品为辅。以中国和东盟老成员国为核心市场的中间产品在贸易中比例逐年扩大,而制成品贸易比例有不断缩小的趋势。
按加工程度的不同,我们把所有贸易产品分为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三类,三类产品加工程度依次提高。以石油、煤等为原料的化工产品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增值链条中处于中间产品和制成品的位置。如图1、2所示,中国东盟化工品贸易主要以中间产品为主,中国出口东盟化工品中,中间品占64%左右,主要销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和菲律宾;东盟出口中国中间化工品比例则高达94%,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出口中间化工品比例最高,均达到92%以上。在双边贸易中,化工制成品的比例相对较低,在中国出口东盟化工品中的比例为35%左右,而在东盟出口中比例更低,大致在6%~11%之间。
从中长期看,双边贸易中的制成品贸易比例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中国出口制成品比在2001-2004年3年间下降了2.1个百分点,东盟出口制成品比例在3年间下降更为明显,达到4.6个百分点。与制成品贸易比例的缩小同时发生的是中间品贸易比例在不断扩大。
中国与东盟间以中间化工产品为主格局的形成及变化趋势与外资的作用密不可分。由于环保压力、运输和劳动力价格等因素作用,发达国家的初级化工产品、大宗石化产品以及传统化工产品正向拥有广阔市场、原料丰富和劳动力廉价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亚洲地区是化工市场和消费增长最为迅速的地方,环保要求低,资源和劳动力相对廉价。因此,亚洲特别是中国和东盟已成为外国大公司生产转移投资的首选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化工投资金额大幅上升。两地全球化工产品加工中心的形成,使其化工中间品的进口大幅提高,并向区外大量出口化工制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