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汽车:墙内开花墙外香 出口前景可观
■见习记者 杜悦英
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的最新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整车出口41.3万辆,同比增长63.9%;出口金额47.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7.02%,预计全年将突破50万辆,2008年出口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2004年以来,我国整车出口增速保持迅猛。统计显示,2004年—2007年前三季度,整车出口金额同比快速增长。其中2006年增幅为97.8%,其余年份增幅全部在100%以上,成绩喜人。
外部环境优越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高级工程师傅培昭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概括道,我国整车出口最近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
由于国内合资品牌通常由外方统一部署其全球战略,为了均衡各地区合作伙伴的利益,规避相互打压,因此合资品牌所占国内整车出口份额有限,自主品牌成为国内整车出口的中流砥柱,比例占到90%以上。华晨、奇瑞、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成为对外出口的中坚力量。
傅培昭分析指出,我国整车出口表现强势,首先是因为国内汽车工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2007年1-10月份,整车产销已达722.25万辆和715.03万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近年来,我国积极改变外贸增长方式,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认监委等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汽车及零部件走出国门,不断改善出口环境,规范出口秩序,保护知识产权,使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利益在国际上得到较好地维护。今年3月,国家五部委《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正式实施;9月,第二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授牌,目前已有12个城市获此殊荣,国家和授牌城市都将陆续出台具体政策促进当地汽车贸易的发展。
汽车工业的持续向好发展与国家的政策保障为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成为自主车企在国际舞台大展拳脚的稳固后盾。
企业内力提升
傅培昭表示,自主品牌征战海外,渐被认可,其根本原因是企业贸易观念转变。近年来自主车企产品出口,目的已不再是简单的赚取外汇,而是把出口纳入企业发展整体规划,作为实现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努力树立品牌形象,参与国际竞争,最终实现企业与世界汽车市场的对接与共融。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自主品牌积极改善低质、低价、售后服务缺失等痼疾,出口整车的质量、档次不断提升;长期、稳定的销售网络和售后维修等服务体系也在逐渐加强与完善。连年的深耕细作,自主品牌的性能、价格逐渐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站稳了脚跟。据了解,长城、吉利等自主企业的某些产品在研发之初就定位于全球市场,企业及时了解、掌握国外的技术标准要求与准入制度,左舵、右舵兼顾,技术性能保证,为进军海外市场铺平了道路。
前不久,吉利金刚完成了欧洲ECER94(正面碰撞)、ECER95(侧面碰撞)、噪声声级、排放等近50项测试认证;9月份,华晨尊驰也在西班牙达到欧洲NCAP三星水平;长城精灵已获CCC认证。此外,有不少企业在出口地建立零部件储备库、外派技术人员巡回服务,售后服务体系日渐完善,“中国品牌”的良好口碑正在树立。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自主企业的营销手段也在不断出新。除了传统的参加国外车展、经贸洽谈等方式,自主企业还充分结合出口地特色,因地制宜地采用新的营销手段。11月11日结束的天津一汽夏利“欧亚长征路,极地威志行”跨国巡游,扩大了威志品牌在中东的影响;而吉利今年向全球征集新车标,也成为树立企业新形象,促进其海外销量增长的助力之一。
除了传统的整车、KD件出口、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建厂等传统海外业务模式,自主车企与外方的合作方式也开始向多元化拓展。目前,长城在积极推进与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土地和财产管理局共同投资汽车开放式股份公司;2006年,吉利并购英国锰铜公司,合作生产吉利经典出租车英伦帝华项目确立,合作车型TX4明年下线。据悉,该车型量产后将大部分返销欧洲。毫无疑问,类似的业务模式拓展将大大增强我国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出口前景可观
据了解,从地域看,自主品牌整车出口呈现“既分散,又集中”的特点。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整车向18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其中85%的销量集中于二三十个国家,自主品牌汽车主要出口地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匈牙利、阿塞拜疆等。
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市场相对成熟地区,自主品牌也在努力挺进。长城已经实现批量出口欧盟,华晨也在德签订15.8万辆中华出口协议,但由于技术认证、资格准入等非贸易壁垒的存在,自主品牌实现在这些地区的整体出击“还是应该循序渐进。”傅培昭说。
虽然陆风、尊驰等自主品牌曾在欧洲的碰撞测试中铩羽,但企业通过技术改进与调整,问题在逐步克服。前车之鉴也警示更多自主车企开始注重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
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是国家的既定方针,自主车企也在努力开拓海外业务,以实现新的利润增长,扩大品牌影响。今年8月,海马汽车首次参加莫斯科国际车展;目前,华晨出口美国的中华尊驰轿车项目也正按计划进行安全、排放等测试,美国市场网络布局已达到五大区域200余家。
面对未来的海外市场,多家自主车企都在筹谋更为长远海外战略。长城预计近年实现汽车销售内外比例1:1的目标,吉利更宣称要在2015年将2/3的产品销往海外。
性价比是自主品牌征战海外的利刃,专家称,未来几年内,“中国制造”的优势还将保持。早在2005年,就有国外媒体预测说,“2010年中国将成为汽车的净出口国”,中国汽车将“令世界上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感到不安”。数字显示,仅俄罗斯一地,每年就有50至90万辆的汽车市场缺口。自主车企对出口抱有良好的预期无可厚非,但如何实现,如何将出口主力从中小吨位载货车向轿车、大中小型客车等乘用车、商务车并重转变;从单一的产品出口向产品与技术、资本输出相结合转变;产品结构向节能、环保型转变;如何提升自身产品品质、树立国际化形象、扩大品牌形象力、熟悉国际市场、通过各种认证、选择合作伙伴、规避贸易壁垒等诸多方面,自主企业依然面临不小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