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86 771 4899330

首页 -> 新闻列表 ->广西:小小竹芒编织品 走向海外大市场

广西:小小竹芒编织品 走向海外大市场

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08/1/2 浏览次数:1660


 近日,一件件、一箱箱竹芒编织工艺制品经过精心包装,通过梧州永兴工艺品有限公司、梧州安德卢工艺品有限公司、梧州宏博工艺有限公司和深圳外贸兴业进出口公司,走出农村,踏入大都市,挺进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新加坡等东盟国家,以及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地市场。去年11月初就有5万多只竹制的六角眼篮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地。这是岑溪市南侨工艺厂厂长梁富有道出的商情。 

    岑溪市南渡镇南方工艺厂老板冯一也传出喜讯:2007年12月17日,该厂将4450多套竹芒编织制品交深圳外贸进出口公司销往东盟和日本、美国等地。 

    这些销售到东南亚和欧美等市场的竹芒编织制品均出自梧州市最大的竹芒工艺品生产基地岑溪市南渡镇。 

    目前,南渡全镇生产常销的竹芒编织工艺制品有120多个品种,其中竹篮、各类花篮、竹椅、藤器等为主的工艺制品,全部销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的山西、天津、福建等地也占有一定的市场。全镇从事竹芒编织行业人员近2万人,竹芒编织制品80%出口到海外市场,年出口产值可达6000多万元。编织工艺制品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小小的竹芒编织制品,缘何畅销东盟和欧美市场?笔者试图从生产基地找到答案——

    
利用资源 从自用到外销
 

    “放眼视野皆竹子,漫野翠绿人欢歌”。这是远近闻名的竹子之乡岑溪市南渡镇的真实写照。 

    竹乡南渡镇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工艺竹芒编织历史。从古到今,这里的农民习惯在山岭坡地,渠边河岸,房前屋后等闲置地遍种易生易长的箪竹(也称篾竹),种植面积由小到大,从零星到规模化,并形成生产基地。目前全镇竹子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年产竹子原料60多万吨,仅竹子原料出售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不少农民都发了“竹子财”。 

    南渡竹芒编织生产早在解放初期就兴起。当地农民都喜欢以竹子为原料制作竹椅、箩筐、菜篮、火笼、鸡罩、雨帽、筛子等各种生活生产用具。 

    难道漫山遍野的竹林芒草仅能用来做竹篮扎扫把么?能不能加工成别的工艺制品,争取出口海外?

    1970年,精明的南渡义新村农民梁富有以其独到的抱负和眼光,和几个伙伴商议发展竹芒编织加工业的大计。他们当时每人仅出资10元钱,便轻装上阵成立了南渡竹艺厂。起初,他们主要把扫把、竹碗、竹篮等卖给供销社,供销社又卖到外贸局,外贸局再出口。后来,梁富有学精了,他直接找到外贸局联系订单,减少供销社这一环节,从中多赚了不少钱。第一年,梧州外贸局有一次和他们订了100万个扫把的定单,因为原料供应不足等原因,他们只做出了10万个。第二年,他们吸取教训,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原料的购进工作,把好产品质量关,做出了300多万个扫把,初步尝到了甜头并打开了局面。从此他们的产业由“粗”向“精”向“细”发展,先后设计出300多个品种满足市场所需,尤以竹帘子、竹箱子、大芒箱等出名。为了把竹芒编织制品业做得更有起色,他们千方百计向有关厂家学技“偷”艺,慢慢把自己精制的竹芒编织制品销到国外市场。

    
抓住时机 形成产供销体系
 

    到80年代初,竹芒编织业逐渐在南渡兴起,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从1989年至1997年,南渡镇内大小工艺品流通企业在20家以上,从事竹芒编织加工生产的农户近四成,竹芒编收入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致富渠道。到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和全球化经济疲软的影响,南渡竹芒编织业一度陷入低谷,发展较为缓慢。 

    随着国际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美观实用的竹芒编工艺制品在海外特别是东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需求量猛增,这为竹芒编织业带来了商机和希望。南渡镇党委、政府抓住时机,围绕“工业产业化”的目标,为做强做大竹芒编织这块“蛋糕”,先后采取一系列发展措施,设立了竹芒编集中区,相继建立了“竹芒编一条街”、“竹织村”、“竹芒村”,逐步形成了“竹芒编织制品产业镇”。 

    2002年初,竹芒编织制品业又在南渡开始重振雄风,以岑溪南方工艺厂、华强工艺厂、安利工艺制品厂、立兴编制厂等为龙头,竹芒编工艺、木编工艺产业呈现出规模化、基地化的发展态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流通企业与农民签订收购协议,农民按企业提供的样式、标准制作产品并定期交货,产品经公司印染、精加工、包装后统一出口,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完善体系。 

    南渡镇义新村是一个较大的竹芒编织制品基地村,村内有竹芒编织制品企业5 家,有1800多人参与竹芒编织制品业,还吸引了融水等地的少数民族青年40 多人前来就业,形成了“农户为厂,企业为店”的“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参与农户年均增收达8000多元。产品有竹柄芒扫、竹篮、竹盒、藤器工艺品等上千个品种,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市场,竹芒编织年产值达1100多万元,出口创汇160万美元。义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竹芒编织村”。 

    迅猛发展的义新村,成为南渡镇竹芒编织制品业的“领头羊”。其他村屯的农民看到有“钱”途,纷纷加入到竹芒编织制品行业。目前全镇已有25个村,近2万名农民参与进来,并延伸到周边的马路、大隆等乡镇和广东信宜、高州等县市。 

    
以新取胜 迎合国外市场需求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东盟和欧美等地顾客的需求和品味不断变化,南渡镇编织工艺制品不得不走以新取胜的路子。为此,近年来,南渡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搭上“信息快车”,用科技信息和网络手段,实行网上产品展示和交易,随时掌握海内外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更新产品,以此来争取市场主动权。 

    一方面,当地积极组织竹芒编织制品生产流通企业参加各类商品展销会和交易会进行产品促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国内外推介南渡竹芒编织工艺制品;另一方面,通过规模企业、龙头企业的效应,带动周边县市、乡镇的竹芒编织爱好者加入加工生产大军行列,形成一条“基地建设-初加工-深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把千家万户的经营联合起来,整合优势走向国际市场。 

    为使产品更加迎合东盟、欧美、日本等地客商的消费心理,南渡竹芒编织不但在原料上有新的突破,而且产品的造型设计也推陈出新:竹篮、竹盒、提包、工艺扫、藤草工艺制品等等,品种五花八门,有方形、圆形、蛋形、扇形等,款式日新月异。产品已由过去单一的生活用具发展到现在的用具与工艺欣赏并举。品种由原来的几十到几百,发展到目前上千种,且畅销品种达200种。 

    此外,南渡竹芒编工艺品生产已不局限于以竹为原料,取材更广泛,进化发展到用竹片、藤草、木条及铁丝为原料,开发出竹藤、竹木、竹铁混合编织,并附以喷漆及喷塑等,颇受外商的欢迎。小小竹芒编制品走向大天地,具有特色的南渡镇农业产业化致富之路也越走越宽广。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

标签:

微博

中越博览网官方微博

联盟单位:广西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处、南宁会展行业协会、东盟商务中心
运营单位:广西南宁华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86 771 4899330
CopyRight © 2014 桂ICP备11003182号 技术支持:南宁烟寒网络公司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86 771 4899330
参展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