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起新:从中越边境经商到投资家乡建设
黄起新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青年,20多年来在广西沿海和中越边境经商,从手无分文到走上富裕道路,靠的是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不断挑战人生的勇气。
艰难的人生起步:从小事做起
1984年,初中毕业的黄起新辍学在家。面对家乡茫茫的北部湾大海,他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他想到利用临海的有利条件做海产品生意,但又苦于没有本钱。于是,他只好从最简单的行动开始:贩蟹。年纪轻轻的黄起新每天早上5时就准时起床,在白龙挨家挨户收购乡亲们从海上捕捞上来的青蟹,用自行车驮运到防城港等地市场出卖。这一干就是5年。
省吃俭用的黄起新把贩蟹得来的微薄收入积攒起来,为的是把生意一步步做大。“这5年,是我人生创业的艰难起步阶段,重要的不是在于积攒那一点十分有限的资金,而是养成自己吃苦耐劳的习惯。”黄起新朴实地说。
跃出国门:直接与越南人做生意
1989年,开放后的东兴,边贸生意逐渐热闹起来。黄起新瞄准了这一大好时机,决定到邻近家乡的边陲小镇东兴闯一闯,与越南人做生意。
黄起新跟越南人做生意还是做老本行:贩蟹。不过,与以前在白龙老家贩蟹相比,现在跃出国门直接跟越南人打交道,地生人不熟,语言又不通,黄起新遇到不少困难。只有初中文化的黄起新不得不自学越语。学了一些简单越语对话后他就开始与越南商人沟通了。有了一定经验之后,他就每天乘船到越南沿海地区,步行穿越于越南海边农村山路之间,收购当地居民刚从海上捕捞的青蟹,然后返回东兴,包装后托运到外省。他说:“经常是晚上12点后才从越南回到东兴,但还得马上打包保鲜外运,否则青蟹就会死掉”。
由于黄起新讲信誉,越南人喜欢与他做买卖,因此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做了10多年边贸生意后,黄起新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他练就了一个精明的头脑。从20世纪未开始,黄起新进入越南红木家私市场,结果生意迅速扩大。
最好的回报:回家乡办实业
致富后的黄起新还过着节俭的日子,但却时时想到家乡的建设。2004年,他决定回白龙老家搞种养。他先后投资兴建了养虾场、养猪场、养鱼场和速生桉林地。搞种养,对于黄起新来说又一次面临人生挑战,因为他不懂种养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一切得从头学起。”黄起新告诉记者。他向广东专家学习海水养虾经验,不久就成为白龙第一个搞海水养虾的专业户。他向南宁(泰国)正大集团请教养猪技术,他兴建的“龙翔养猪场”旨在进行高科技养猪。他与南宁正大集团挂勾,正大集团技术人员常驻“龙翔养猪场”进行技术指导,走“公司十农户”的路子。
黄起新搞养殖起点高,并进行规模经营。他创办的“龙翔养猪场”,目前就有近千头养殖高质量肉猪和200多头母猪。
记者在“龙翔养猪场”看到,几个上规模的母猪舍和幼猪舍都配置了现代化养殖设备,24小时保持猪场恒温;在位于大海边的200多亩养虾场,打氧气机正在工作;在养鱼塘,工人们刚打捞上几条大鲤鱼;在速生桉林地,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黄起新的带动下,现在乡亲们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养虾。不少养虾户缺乏购卖虾苗和虾饲料的经费,黄起新就为他们提供帮助,等到收获后再还。他的种养场共帮助本村200多人就业。
据黄起新种养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先后有泰国客人,中国江西、浙江等地客商及有关部门领导前来参观黄起新的养殖场。(记者黄信)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