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明天 押宝自由贸易区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特区20周年。回顾这20年的发展,海南对外开放所经历的4个阶段清晰可见:
第一阶段,从1988年到1992年,海南的发展有邓小平创办海南特区的战略思想指导,有中央的支持,还有海南当时的环境条件。这是很好的机遇,但因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干部队伍的不适应以及内部思想认识不统一,海南错过了大开放的机遇。
第二阶段,从1993年到1998年5月,开放的速度明显放慢。当时的主导思想很清楚,就是海南的发展出路主要靠内资。在这段时间里,海南吸引外资的水平急剧下降。有两个数字很说明问题:一是“九五”时期全国吸引外资增长了80%,而同期海南仅仅增长了2.2%,相差近40倍。另一个例子是建省最初几年,海南外来投资企业8400家左右,到“九五”后期,大概只剩下900余家,大部分外来投资企业走了。内资也很少,大半都离去了,少数企业虽然发展比较好,但也很艰难。
第三阶段,是近三年提出产业开放的阶段。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在海南的现实状况下,海南提出了以产业开放拉动产业升级的建议。但如何在产业方面实行开放?如何在产业方面实现开放的突破?需要实质性的措施和步骤。
第四阶段,是从现在到未来几年,是海南产业开放寻求实质性突破的阶段。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即将成为现实的大背景下,海南必须在产业开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这是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又一次新机遇。
关于特区与开放
海南在扩大开放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空间。海南作为岛屿型的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度不仅是引进外来投资的前提,也是吸引国内投资的关键。经济开放度不仅是提高外贸依存度的决定性条件,同时也是提高国内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没有“特”的改革开放政策,就难以形成对国内投资者的吸引力。设想,如果没有经济的高度开放,海南经济的自然优势又怎么可能会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由此又如何能引进国内消费需求?如何能够明显提高国内市场份额?从这样一个基本分析出发,应当自觉地把扩大开放、提高经济的开放度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过去的十几年,海南确实错过实行大开放的一些重要机遇。我相信,目前,在我国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海南在扩大开放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空间。第一,作为经济特区的某些开放政策应当在进一步完善中充分发挥作用。如,全面实行免签证和落地签证政策。第二,海南是我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各国的重要桥梁,在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中能够扮演独特的角色。当前,海南应当积极参与环北部湾的区域合作,并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加快推进南海油气资源合作开发进程是一个大趋势。为此,海南要尽快成为我国挺进南海、进行油气综合开发的后方基地,并争取把我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一些重大项目落户海南。
自由贸易区
建自由贸易区是海南未来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这是中国区域合作的需要,区域合作需要桥梁,海南因有着地理、环境等优势,可以作为区域合作最好的桥梁。
海南建省时就曾经提出过建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当时由于许多条件都不成熟,但现在有更足的底气了。要建设自由贸易区,除了要获得中央的大力支持外,海南自身还要做哪些努力?最重要的是海南应该在产业开放上要有实质性的进展。海南省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要推动旅游产业的全面开放。以产业的全面开放,带动区域的全面开放,是走上自由贸易区的一个重要步骤。
海南应该继续发挥好博鳌亚洲论坛的作用,以论坛为平台为促进亚洲一体化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很关键的是海南应该更积极地参与到论坛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海南应该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以适应全面开放的需求,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占据一个有特点的开放的至高点。
(迟福林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本文为本报记者殷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