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86 771 4899330

首页 -> 新闻列表 ->越南经济状况分析

越南经济状况分析

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08/4/1 浏览次数:2201


概述

  越南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耕地面积930 多万公顷,大部分种植水稻,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以及其他沿海平原。其它粮食作物有玉米、甘薯、木薯等。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黄麻、甘蔗、咖啡、茶、 烟叶、胡椒等。江河和沿海渔业较盛,年均捕鱼约100万吨。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力、煤炭、冶金、机械制造 、化工、采矿、建筑材料、纺织、造纸等。工业区有河 内、海防、太原、鸿基、越池、南定、胡志明市、边和 、岘港等。

  越南陆上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河内和胡志明市 为两大交通枢纽。全国有铁路3100 多千米,纵贯南 北的“统一铁路”北起河内,南至胡志明市,全长1700 多千米,于1976 年全线修复通车。北部有两条铁路同中国广西、云南的铁路相接。全国公路长10 万多千米。主要海港是鸿基、海防、岘港、归仁、金兰、 头顿、胡志明市等。

 

越南经济现状

  越南自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投资增加,经济结构向积极方向转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70万亿盾(1美元合1.1万盾,约合154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8.5%,是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的第四个年头(1991年6%,1992年8.6%,1993年8.1%)。工业产值增长13.5%。农业产值增长4.5%。出口增长20%。 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自1990年以来粮食产量一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1994年尽管遇到洪涝灾害,但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2600万吨,比1993年增长了2%。1989年以前为大米进口国,1990年一跃为大米出口国,每年出口大米150万至200万吨,居美国、泰国之后,为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国。

  通货膨胀得到抑制。物价上涨幅度1988年为400%,1991年为60%,1992年为20%,1993年为7.5%。1994年又上升到两位数,达14%。但仍低于1992年的上涨幅度,居民的生活仍然稳定并有所改善,黄金和美元价格保持稳定。

  中国与越南经贸互补性强,政府间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双边贸易快速增长。去年两国贸易额近 25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82倍,中国已成为越南第五大贸易伙伴。目前,中国从越南进口4大类100多种商品,中国向越南出口5大类200多种商品。中国在越南投资也有发展,投资总额约2000万美元。目前越南大量需要中国商品。

  越南机械行业比较落后,而其经济发展又大量需要纺织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轻工机械,需要特种机床、精密机床。在这方面中国产品具有性能质量价格比的优势。如,越南盛产多种水果,但加工技术落后,越南打算进口一批加工设备,投建一批水果加工厂,将加工能力从目前的10万吨/年提高到70万吨/年。 越南2000年进口和销售各种汽车比1999年增长2倍多,今年第一季度进口和销售的汽车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此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市场的需求以及进出口手续简便,开放的政策使运输行业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汽车对工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越南国有第三电力公司日前向全球市场发出采购电力供应设备及原料的意愿书,全额达百万美元,以满足越南进行中、南部地区电力网架构工作的设备需求。采购费用由亚洲开发银行提供。越南乡村地区电力需求将大幅增加,今年前两个月的电力需求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6%。预计,越南仍须持续采购电力设备和材料,以供日渐发展的工商业所需。

  近年来,越南塑料工业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5%-20%,同时已能生产多种塑料日用品和建筑材料:盆、捅、鞋、雨衣、玩具、电视机外壳、供排水管道等。但是,越南国内制塑原料短缺,不能满足塑料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还是依靠进口,为此越南政府鼓励外商投资生产制塑原料。

越南制鞋业出口额逐年上升,1998年出口9.3亿美元,1999年出口13亿美元,2000年达14亿美元。但是,越南制鞋原料短缺,尤其是皮革。越南的天然皮革品质差,熟皮加工技术落后,人造革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制鞋发展的需要。为此,越南每年需进口5000多万美元的产品或半成品皮革,皮革市场潜力巨大。此外,越南计划在最近5年内投资6000万美元,用以引进皮革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皮革质量和产量,逐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与国外的合作方面,外国直接投资1993年为30亿美元,1994年达48亿美元,增加约60%。自1988年至1994年底,已发放1000多个外资项目的许可证,协议投资总额为110亿美元,其中到位的投资逾30亿美元。外国投资的比重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26.2%。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迄今,与越南建立经贸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余个增至近110个。对外贸易额1992年为50亿美元,1993年上升到63亿美元,1994年达69亿美元。主要出口创汇产品有:原油、大米、煤、橡胶及粗加工农产品和水产品等。

  经济结构也已开始发生变化。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18.8%增加到1994年的22%。能源工业发展迅速。原油已成为越南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电力工业也呈直线发展趋势。各服务业部门的比重由36.3%上升到39%。农业的绝对产值增长较快,但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40.3%下降到35%。
  越南政府提出了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

越南经济形势分析

  2000年越南经济步出低谷,实现了6.7%的增长率,比1999年高出将近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进入2001年以来,越南逐步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采取措施,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拓展出口市场,今年上半年经济增幅又比上年有所提高,达到7.1%。 据越南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头7个月,越南的工业产值为133.6万亿越盾(约合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越南上半年113.3万亿越盾的工业产值中,国营企业产值为46.4万亿越盾,增长11.5%;非国营企业产值为25.9万亿越盾,增长17.6%;外资企业产值增长15.1%。增幅较大的产品主要是自行车、电扇、原油等。上半年越南共开采了880万吨原油,比去年同期增加13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出口,达860万吨,价值17.76亿美元。目前越南产油主要依靠越苏油气公司,上半年开采量为683.4万吨,占全行业产量的80%,同比增长20.6%。该公司还向巴迪-富美发电厂供应了8.89亿立方米天然气,68920吨凝析油(CONDENSATE)。上半年,外国在越投资的BUNCAKEKWA、黎明和RUBY油气田产量达1.844万吨,完成年计划的53.45%。

  今年1-7月,越南出口继续保持大幅度的增长势头,出口额达90.11亿美元,同比增长13%。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蔬菜水果、水产品、原油,分别达到116.4%、46.5%和18.9%。出口超过10亿美元的商品有原油、纺织品。大米出口237.8万吨,同比增长21.6%。不过由于国际大米价格下跌,越南上半年出口的218万吨大米,数量虽然增加了34.5%,但出口金额仅为3.41亿美元,仅增长6.3%。而鞋类、电子、计算机、咖啡、工艺品、胡椒、腰果、茶叶、花生等出口额则大幅下降。与此同时,1-7月越南进口额达92.3亿美元,同比增长7.9%,主要进口货物为:机械设备与配件、汽油、纺织原料、汽车、皮革等。越南上半年79.28亿美元进口总额中,进口额增幅较大的商品主要是:机械设备和零件12.8亿美元、汽车10.5亿美元、服装面料8.47亿美元。汽车净进口2.28万辆,同比增长146.5%;摩托车进口继续增长,达90.4万辆,同比增长87.6%。

   1-7月,进出口相抵,越南外贸逆差约为2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中越贸易继续增长,头5个月越对华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89.8%,达4.6539亿美元。去年中越贸易曾有一个飞跃的发展,双边贸易额达到24.66亿美元。

   据越南计划投资部提供的资料表明,今年1-6月,越南全社会投资金额达65.3万亿越盾(约合43亿美元),同比增加11.6万亿越盾,增幅达到21.6%。其中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增加最多,分别为9亿美元和19.2万亿越盾(约合12亿美元),增幅分别为29%和25.5%。越南今年上半年共颁发了201个新投资项目许可证,协议金额9.639亿美元。外资项目数量同比增长30%,投资金额同比增长38.8%。1-6月,对越投资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是:荷兰(3个项目,5.338亿美元)、台湾(51个项目,8600万美元)、日本(12个项目,8580万美元)、美国(17个项目,5500万美元)。

   越南实现全年增长7.5%有难度:
  虽然今年上半年越南实现了7.1%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不少的越南经济专家对能否实现全年的7.5%的增长目标仍然感到不可乐观,尤其是面对上半年经济发展高开低走的趋势。越南GDP一季度同比增长7.2%,但二季度已回落为7%。工业产值一季度同比增加14.4%,但二季度已回落为13%。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3%,而去年同期则为5.2%。越南上半年出口虽然有较高的增幅,但增幅也是呈现逐月回落的趋势,4月份增幅为21.7%,5月份回落至18.5%,6月更是回落至5.5%。

  上半年越南虽然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增加较多,但作为国家经济主体的国有经济投资增加不多,而且资金到位情况很不理想。据2001年7月份的越南《投资报》报道,今年1-6月越南政府财政投资资金只达到14.6万亿越盾(接近10亿美元),仅完成年度计划的44.3%,国际援助资金到位为6.56亿美元,同比减少0.72亿美元,只完成年计划的40%。上半年基本建设拨付的资金只达到5.3万亿越盾(约合3.5亿美元),只相当于实现投资的56.5%,仅完成年度计划的25.35%。43.5%已完成的工程项目没有得到结算。资金的不到位已严重影响了越南的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衰退,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整个东南亚地区经济总的也不景气,一些经济大国在东盟地区的商贸增长急剧减少。如果象有的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2%,越南要实现年初提出的在东南亚地区一枝独秀的7.5%的经济增长目标,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尽管如此,世界银行仍然把越南评为吸引外资竞争力强劲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越南电力

  越南的煤炭资源、特别是水电资源比较丰富,水力理论蕴藏量为年发电量2600亿度,具有经济开采储量可达800亿度,相当于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近年来,越南在新建、扩建一批火电厂(如最大的火电厂普吏发电厂于1980年兴建,装机容量64万千瓦,年发电量30亿度)的同时,更注重加速发展水电,不但建立了数百个中小型水电站,而且抓紧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如北方的和平水电站和南方的治安水电站)。和平水电站由苏联援建,1979年 11月动工,1988年 IZ月开始发电,共8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92万千瓦。为了最有效地利用和平水电站的电源,以解决越南中部和南部的缺电问题,一条贯穿南北的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于1992年4月5日动工架设。1994年6月5日,南北500伏输电网开始运作,正式标志着经过两年零两个月施工建设的“国家骨干电网”工程基本完工。这条输电线路全长1487公里,途经南北14个省市,总投资59140亿越(约合5.914亿美元)。该线路的起点为河内附近的和平水电站,终点为胡志明市的富林500千伏变电站,输电线总重达2.6万吨,输电功率为600至800兆瓦,每年从和平水电站输送30亿至40亿度电到中部、西原和南部,大大缓解了上述地区供电紧张的状况。例如,该输电线路开通后至1994年年底,整个南方接纳了来自和平水电站的7.幻亿度电,再加上南方电力系统生产的48.44亿度电,全年(1994)总共生产、接纳和分配56.25亿度电,完成全年计划的100.44%,比1993年计划增加了20.65%,使南方在1994年的供电情况稳定,满足了消费单位及群众的需求。

   该国革新以来的发电生产能力逐渐增强,如 1986年,全国发电量只有 56.8亿度,1988年增至 69.5亿度,1989年又增至80亿度,1990年达到90.5亿度,1991年升到100亿度,1993年为104.8亿度。1994年,该国已有50%的乡通上了电。南方是该国缺电的主要地区,电力部门生产各年多有亏损,但1993年与1994年实现了盈利,并在此基础上计划在1995年完成12项110—220干伏线路工程,如富林至福门线路(16.3公里),茶秃至迪石线路(109.4公里),富林至丐礼线路(75公里),禄宁至西宁线路(66公里),并计划以西宁省作为农村电气化的试点。越南计划到2000年使全国的发电量达到240—250亿度,计划在南部扩大茶努水电站,建设拓模水电站和仁泽大型水电站;在中部建设永山、馨江、丫里水电站,上述3个水电站的一半发电量将供给南部。在加快电力建设的同时,计划加快国家统一电网的建设步伐,建立起配套的电压、中高压、低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高压、中高压输电线路由国家投资,低压输电线路由国家和人民共同投资建设,力争使少量电力出口。为了完成上述计划,越南能源官员估计需要40多亿美元的投资,其中一半拟通过从外国银行借款、外国公司投资及提高电价来筹措;另一半从国外金融机构筹措。预计从现在到2000年,该国每年的发电量将以10—18%的速度增长。为了重新整顿能源部所属电力部门的生产、输送等工作,使有关单位按照国家电力部门的规划和发展计划落实电力经营任务,越南政府总理于1994年10月签署了成立越南电力总公司的决定。

越南水泥工业

1.产量逐增
  越南有不少石灰石山,石质优良,具有发展水泥生产的条件。石灰石山及水泥厂以北方为多。
至1994年,越南有扁山、黄石、河仙、海防、云社五大水泥厂以及56个分布和各地的小型水泥厂。五大水泥厂中,海防水泥厂历史最久,1994年12月25日迎来了建厂95周年,国家主席黎德英、政府总理武文杰送花篮与写信表示祝贺。该厂在法属时期的最高年产量只有30万吨,解放后是北方唯一的水泥厂,后经罗马尼亚帮助扩建,至1994年达到75万吨,计划到1997年年产75—100万吨;清化省的扁山水泥厂为苏联于1976年至1980年援建,设计能力为年产120万吨,1980年3月4日投产,现有职工 3600人。该厂于 1994年 3月 4日迎来了投产 15周年,杜梅总书记、黎德英主席、武文杰总理送花篮与写信表示祝贺。该厂投产15年来共生产水泥995万吨,其中1994年生产与销售了128.5万吨,上交财政2250亿越盾。海兴省的黄石水泥厂为丹麦援建,设计能力为年产110万吨,1978年动工,1984年投产。1994年,该厂提前40天完成全年生产计划(110万吨水泥),上交财政2970亿越盾;南方的河仙水泥厂分一厂与二厂,政府计划投资1870万元改造河仙一厂,使其产量从目前的80万吨提高到150万吨。1994年11月14日,越南政府总理决定成立越南水泥总公司,办事处设在河内。该总公司有14个公司分布在10个省市,在全国各地设有各公司的分支机构。该总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水泥部门的规划与发展计划从事水泥、水泥板、各类水泥产品、设备及零配件等经营任务,包括制定计划,投资建厂,销售产品进出口业务等。该总公司已与30个外国经济组织建立了贸易关系。
  80年代,越南的水泥产量增长了两倍。1986年至 1990年 5年的产量是:1986年150万吨,1987年152万吨,1988年193万吨,1989年197万吨,1990年260万吨。进入90年代后,产量增长较快:1991年320万吨,1993年432万吨,1994年520万吨(其中越南水泥总公司所属各企业生产460万吨,河仙、扁山、黄石水泥厂为3家年产100万吨以上的大厂;地方上各家水泥小厂生产了60万吨)。

2.供不应求
  革新以来,随着基建项目及群众建房俱增,市场对水泥需求跳跃式上升,国内的水泥厂产量有限,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必须进口,越南一些报刊因此称水泥是“一种战略商品”。1992年以前,该国水泥需求的年均增长率是10—15%;1993年以后的数年内,已经并将继续上升到20%(如1994年全国水泥需求量是 650万吨,供应量是 520万吨,进口 130万吨。1995年计划进口 220万吨。)。据越南水泥总公司总经理阮文善副博士的估计,以后各年的需求量是:1995年800万吨,1996年960万吨,1997年1100万吨,1998年1300万吨,1999年1650万吨,2000年2080万吨。要使产量也达到上述数字,则1995年越南水泥的人均消费量将是100公斤以上,2000年的人均消费量将是250公斤。一些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早在1990年已远远超过上述指标,如泰国每人每年消费水泥330公斤,韩国每人每年消费水泥722公斤,台湾每人每年消费水泥887公斤。

3.解决办法
  水泥供不应求,每年需要进口,既花费外汇,又影响生产和生活。这不是根本的、长久的解决办法。越南有关部门认为要满足国内的水泥消费需求,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迅速投资发展水泥工业。1993年7月14日,越南水泥总公司和建设部已向政府总理报告至2000年水泥部门的投资发展计划调整方案。根据这个方案,至1995年全国有5个水泥回转窑,总功率490万吨。地方上有56个用高炉制水泥的单位,总功率130万吨。两种加起来的总功率达620万吨;至2000年将有12项回转窑工程投入生产,总功率1770万吨。将有80个高炉制水泥的单位,总功率300万吨。两种加起来的总功率近2080万吨,届时可满足需求。根据上述方案,1995年需要投入资金10.17亿美元,2000年需要19.94亿美元,总共需要资金30.11亿美元。计划从多个渠道筹集这笔庞大的资金,即向国内外贷款14.1亿美元投资兴建水泥厂及研磨站,通过使用发展援助资金、使用土地合资联营等方式筹集14.48亿美元投资兴建回转窑联营工程,等等。

4.发展目标
  1994年9月9日下午,政府总理武文杰与水泥总公司的领导及各成员单位就发展目标的提案进行讨论,确定至2000年的水泥产量为 2000万吨,至 2010年的水泥产量为 3800万至 4000万吨。越南水泥总公司力争到2000年将产量达到2070万吨,其中现有功率450万吨,自行投资功率440万吨,各联营工厂功率880万吨,竖炉水泥功率300万吨。为了完成上述发展目标,一些原有的水泥厂计划进行扩建,并新建一些水泥厂(包括与外资合作项 目)。例如,南方的河仙一厂和二厂制定了扩建原有的生产线计划,增建工厂,到1997年可达到年产364万吨的总设计功率;北方的黄石水泥厂添置了第二条年产120万吨的生产线;扁山水泥厂进行改造以把年产量提高到120万吨;在海防兴建年产140万吨的正丰水泥厂;在南河省兴建年产280万吨的水泥厂(第一阶段的设计能力为年产140万吨);在义安、海兴及广宁省也制定了多个项目,分别兴建年产140万吨至200万吨的大型水泥厂。合资方面,由河仙水泥公司与瑞士荷尔德银行在建江省鸿宗合建年产140万吨的星梅水泥厂;由台湾正丰集团与海防合建年产120万吨的长径水泥厂;由韩国三洋集团与广宁合建年产140万吨的黄浦水泥厂。正在论证的外资项目有日本三菱集团投资的宜山水泥厂,瑞士晨星集团投资的广南——岘港水泥厂,香港幸福集团投”资的顺化云舍水泥厂。
 

越南化肥工业

1.产量增加
   越南的化肥工业薄弱,全国只有20多家中小型化肥厂,产量少,虽有增加但不稳定。1980年该国产化肥36万吨,1981年与1982年分别下降到27。3万吨、22.4万吨。1986年与1988年分别上升到51.8万吨、50.2万吨,1989年与1990年又分别下降到37.3万吨.32.6万吨。1991—1994年的产量为 60万吨左右(如1993年产磷肥54.2万吨,氮肥10万吨)。该国较大的化肥厂有河北氮肥厂、临兆磷肥厂、文典磷肥厂。河北氮肥厂(原称北江氮肥厂)是60年代中国援建,70年代初中国又重新提供设备恢复建设。后因中越技术交流中断及工厂经营管理不善,该厂的年均产量下降到2万吨左右,1990年只生产尿素2.3万吨,仅相当于设计能力10万吨的1/4,实际已陷入半停产状态。1990年下半年,应越方要求,广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负责对该厂进行技术改造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该厂1991年的产量上升到4.5万吨,上交国家财政51万美元。1992年的产量又上升到8.2万吨,上交国家财政142万美元。该厂职工的月平均收入从1991年初的5万盾上升到1992年的30万盾,收入提高了5倍。越共中央顾问阮文灵于1991年底、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于1992年10月分别到河北氮肥厂视察,祝贺该厂提前完成生产计划,感谢中国专家的帮助,赞扬他们“全心全意工作的精神,体现了越中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该厂 1994年的产量是 10.3万吨,1995年计划产 11万吨。永富省的临兆磷肥厂为苏联援建,1991~1992年的年产量均在30万吨左右。该厂1994年产磷肥53万吨,创32年来该厂生产的最高记录。临兆磷肥厂计划1995年产 65—70万吨,将占全国磷肥产量的70%。

2.化肥短缺
  越南是个农业国,对化肥的需求很大,过去主要是从苏联进口。革新以后,虽然扩建、新建了一些化肥厂,但供与求仍有一段很大的距离,加上经营管理不善,生产成本高,因此国产化肥销售遇到了不少困难,甚至产生了积压现象。而进口化肥不但占领了越南的不少市场,而且对本国的化肥工业产生了冲击,使一些厂家处于半停产甚至停产状态。越南的土壤盐酸性较高,严重缺磷,多施用磷肥对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有利。该国的化肥厂主要是磷肥厂,除临兆磷肥厂以外,还在海防、海兴、宁平、清化、义安、河静、河北、南河等地设立了磷肥厂,但产量不多。1993年,越南光是进口氮肥就有120万吨,几乎相当于当年本国产量的一倍。1995年,计划进口化肥130万吨。越南有较为丰富的化肥生产原料,如老街的磷灰石矿,永富的黄铁矿,清化的蛇纹石矿等。如何逐步缓解化肥短缺的状况,增强自己的化肥工业的活力,成为该国今后的一项艰巨任务。

钢铁工业的发展

1.产量增加
  越南的钢铁工业,主要是北方的太原钢铁联合企业和南方钢铁公司。太原钢铁厂为中国援建,原设计能力为年产生铁20万吨、钢13万吨。在抗美战争期间该厂受到美国飞机轰炸,战后中国帮助进行修复,建成3个小高炉和1个容积50吨的平炉。太原钢铁联合企业近年来经过国家的扶持,依靠科技进步以及改善经营管理,使钢的年产量达到10万吨左右。南方钢铁公司20年来产量逐增:1985年以前,该公司的钢产量最高的一年也只有1.8万吨。

  革新以来,尽管工人人数没有增加,但由于增加投入,更新设备(1992年至1994年投资1000亿越盾购置新设备),改善经营,使公司的产量从1990年的4.4万吨增到1994年的14.4万吨,增加2.27倍。该公司所属的边和炼轧钢铁厂,年产量占整个公司的一半,1992年安装了全国第一个和最大的自动轧钢生产线。所属的守德炼轧钢厂,安装有年产12万吨的自动轧钢生产线、一个每次出炉12吨的炼钢炉、一个连续式铸钢生产线以及炼钢炉吸尘系 统。南方钢铁公司1994年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

  越南的钢产量近年来逐渐增加(特别是1993年与1994年增长较快),而且较为稳定:1980年6万吨,1986年6.44万吨,1988年7.4万吨,1989年8.45万吨,1990年10.15万吨,1993年22万吨,1994年30万吨。越南重工业部的官员预计,待1994年4月动工新建的2座钢铁厂落成后,该国的钢产量可望从1994年的30万吨增到1996年的100万吨,到2000年将可达250万吨。

2.钢材短缺
  越南的冶金工业基础薄弱,钢铁产量一贯供不应求,过去主要从苏联进口。革新以来,该国对钢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每年都进口钢材几十万吨,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一方面是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即国家每年虽有进口钢材的计划指标,但有关部门发放进口许可证不按计划指标行事,结果进口数量大大突破计划指标(如1994年计划进口 60万吨钢材,但该年上半年已为79万吨进口钢铁发放了许可证。1995年的进口指标也是60万吨。),迫使公司囤积钢材、降低价格,甚至将不用的钢材转口。据越南市场研究机构预测,今后该国对钢材的需求会激增,具体需求预测数字是:1995年需要88万吨,1996年100万吨,2000年170万吨,2005年300万吨,2010年450万吨。近年来,越南与外国合资的几座钢铁厂正在兴建,如巴地一头顿省正在兴建一座年产24万吨钢材的轧钢厂,该厂与日本公司合资,总投资4639万美元,法定资金2000万美元,日资占60%,合作 期限30年;海防市正在兴建一座年产20万吨钢材的轧钢厂,该厂与韩国公司合资,总投资5612万美元,法定资金1683万美元,越资占50%,合作期限25年;还有与新加坡合资在太原建一座年产12万吨的轧钢厂等。以上合资钢厂到1995年和1996年陆续投产,可缓解钢材短缺的压力,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要。越南的钢铁资源不少,大规模的开发需要巨额资金。

 

纺织工业的发展

1.生产能力逐渐增强
   纺织业是越南轻工业中的一个主要部门。90年代初,全国有上千家国营、集体和私营纺织企业,共有86.8万个纺锤,年生产能力为9万吨;有4.32万台纺织机,每年生产4.5亿米布料。80年代以来,鉴于纺纱能力严重不足,该国新建、扩建了一批纱厂。目前较大的纱厂有:河内纱厂年产棉纱8600吨。该厂1980年10月动工建设,1982年6月试产,原设计能力为年产8336吨,后经过扩建;芽庄纱厂年产1万吨。该厂1982年9月试产,原设计能力为年产1.1万吨;荣市纱厂年产5600吨,原设计能力为年产6000吨;顺化纱厂年产5200吨,原设计能力与荣市纱厂相近;东南纱厂年产50。吨,等等。越南纺织工业的织布能力要比纺纱能力强一些,较大的纺织厂有南光纺织厂年产布6000万米,三八纺织厂年产坯布3500万米,永富纺织厂年产布3000万米,胜利纺织厂年产布2500万米,丰富纺织厂年产布1200万米。越南的服装加工业发展较快,90年代初全国有125个服装加工单位,年生产能力为1.47亿件(实际产量7920万件),有各类缝纫设备3.97万台,就业人数7.5万人。全国各地还有近4万户个体和生产小组从事服装加工,共9万人。属中央国营单位较大的服装加工企业有:年生产能力达700—1000万件的越进服装公司,年生产能力为400—500万件的河内第十服装公司,年生产能力为400一500万件的家细服装公司,年生产能力为500万件的升龙服装公司,年营业收入达350亿越盾的同奈成衣公司等。属地方国营和私营的比较先进的服装加工企业有:Legamex服装公司,辉煌服装公司,鸣凤服装公司,西贡服装出口公司,河内第四十服装公司等。至1994年全国的服装企业发展到300余家,其中一些企业有能力生产高级服装,产品达到出口标准。但多数企业主要是为第三世界加工产品。

  近年来,越南的纺织生产能力逐渐增强:70年代后半期至80年代初增长缓慢,如 1975年的各种布料产量为 1.464亿米,1980年为1.753亿米,1982年为2.2亿米;革新以后,纺织品的产量增加较多,如 1986年达5.24万吨,1989年5.64万吨,1990年586万吨(该年生产了3.5亿米布,1.5亿件服装,3000万件针织品)。进入90年代以来,该国纺织品出口创汇也增加较快:1992年创汇还只有1.6亿美元;1993年上升到3.5亿元,成为该国第三大出口产品;1994年达5.5亿美元,成为该国仅次于原油的第二大出口产品。不少地方的纺织企业增加投入,更新设备,挖掘生产潜力,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国内外市场。胡志明市集中了为数众多的纺织企业,至1994年上半年,该市的纺织行业更换了30%的设备,成衣行业大多使用1980年以后制造的新机器,其中专用缝纫机有近50种之多,从而使该市1994年上半年出口成衣达到计划的140.6%;河内三八纺织公司投入使用的机器有意大利2.1万纱绽和中国高工艺幅度宽织布机69台,准备再购置56台,使该公司在1994年头9个月生产了2134吨纱、915.6万米布、26.5万件服装,产值达268.61亿越盾,上交财政58.51亿盾。该公司的间品不但供应国内需求,还远销欧共体、日本、柬埔寨等地。云南省商务厅 2005-11-08

   分享到:

标签:

微博

中越博览网官方微博

联盟单位:广西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处、南宁会展行业协会、东盟商务中心
运营单位:广西南宁华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86 771 4899330
CopyRight © 2014 桂ICP备11003182号 技术支持:南宁烟寒网络公司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86 771 4899330
参展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