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86 771 4899330

首页 -> 新闻列表 ->2008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特点

2008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特点

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08/3/29 浏览次数:1620


    一、机床工具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我国机床工具行业2007年预计总产值(按国家统计局口径)约为26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0%~35%,其中数控金属加工机床预计可达到12万台左右。从产量上看,金切机床可以达到58万台左右,同比增长15%;锻压机床达到15万台以上,同比增长20%;木工机床等也有少量增长;工具增长可达到 17%。
     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有如下特点:
     (1)市场空前繁荣。“现在只要有人敢做就有人敢要”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反映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市场现象,即令人高兴,也令人担忧。市场需求也出现了一些结构上的变化,一是大型、重型机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抽样分析资金结构从1/20提高到1/10;二是在数控机床中,较高档次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需求量从1/10提高到1/7;三是成套成线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提高,有些企业一次就采购上百台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这些结构上的变化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用户对国产数控机床的信任度在不断上升。
     (2)制造企业增加迅猛,企业间的规模、水平、质量差距明显。配套日益完善,但高水平的配套件仍以国外、境外为主。目前进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的机床工具制造企业大约有4000多家,实际上许多地区仅一个省就有3000多家。据保守估计,目前全国机床工具行业至少有5万家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黑辽、陕甘宁及西南地区。现在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机床厂名字是非常普遍的事,千万不要为你的孤陋寡闻感到惭愧。制造企业的不断增加,为机床工具工业的壮大提供了基础,但也为行业调整优化、提高整体素质增加了难度。
     (3)进出口总量不断增加,但总体上没有质的变化,“高端失守、低端混战”的局面虽有较大改观,但“高档精加工靠进口,中低档粗加工靠国内”的市场心态没有明显变化。
     近来,由于我国总体贸易顺差较大,部分政府部门制定了一些不利于我国机床工具等机械行业出口而优惠进口的政策(这是前所未闻的事),将有可能减缓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结构优化的进程。
    
     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
     2008年将是在中国历史和经济发展史上值得重笔大书的一年。不仅因为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更重要的是,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新一届中央政府将全面领导中国社会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势不可挡,但又存在各种变数和隐忧。中国经济面临新的观念、新的发展、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在如此缤纷多彩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将如何应对引人瞩目。在此,我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看待近年来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速度从未低于15%(年增长率),一般都在20%以上运行;年销售额从400多亿元增加到2000多亿元。机床工具行业的各个小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可以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已从一个以战略地位为主的基础性行业逐步发展为战略地位与经济地位并举的重要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在沈阳、大连、齐齐哈尔、辽宁、广东、重庆、山东、江苏、陕西等省市和中心城市,机床工具行业都已成为当地经济支撑和产业集聚的标志。
     对当前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现状分析存在两种观点:
     ①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恢复性增长以来,已摆脱政策性、技术性制约因素,从沉迷中复苏。连续八年多的增长使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从规模上已进入世界前三名。虽然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已趋于成熟,今后的发展将是以创新、提升、优化为主要模式。有位老专家说: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机床行业只有不想干的、不愿干的和用户不愿让你干的,而没有不能干的。这种观点在行业内部大概占到60%,在用户那里占到40%。
     ②有一位业内著名人士说:我国机床行业是用户要求高的干不了,用户要求低的都想干,叫“高端失守、低端混战”。这种观点在行业内部占到40%,在用户那里占到60%。依此,必然有第三种观点,称为“骑墙派”也好,是客观现实也好,我们不作评价。
     但是,有几点大家都认可的共识:第一,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确实有了巨大进步;第二,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第三,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外到国际著名企业,内到民营老板,方方面面都很关注。可以夸张一点说,几乎没有哪一天哪一张大报不提及装备制造业、机床行业、数控机床的。
     前面我说过,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已从一个战略性的基础性行业上升为战略性和经济性并存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从东北到西南,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西北高原到东南水乡,很多地方都把机床工具行业作为当地重要的产业支撑和经济动力。

    一、机床工具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我国机床工具行业2007年预计总产值(按国家统计局口径)约为26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0%~35%,其中数控金属加工机床预计可达到12万台左右。从产量上看,金切机床可以达到58万台左右,同比增长15%;锻压机床达到15万台以上,同比增长20%;木工机床等也有少量增长;工具增长可达到 17%。
     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有如下特点:
     (1)市场空前繁荣。“现在只要有人敢做就有人敢要”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反映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市场现象,即令人高兴,也令人担忧。市场需求也出现了一些结构上的变化,一是大型、重型机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抽样分析资金结构从1/20提高到1/10;二是在数控机床中,较高档次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需求量从1/10提高到1/7;三是成套成线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提高,有些企业一次就采购上百台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这些结构上的变化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用户对国产数控机床的信任度在不断上升。
     (2)制造企业增加迅猛,企业间的规模、水平、质量差距明显。配套日益完善,但高水平的配套件仍以国外、境外为主。目前进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的机床工具制造企业大约有4000多家,实际上许多地区仅一个省就有3000多家。据保守估计,目前全国机床工具行业至少有5万家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黑辽、陕甘宁及西南地区。现在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机床厂名字是非常普遍的事,千万不要为你的孤陋寡闻感到惭愧。制造企业的不断增加,为机床工具工业的壮大提供了基础,但也为行业调整优化、提高整体素质增加了难度。
     (3)进出口总量不断增加,但总体上没有质的变化,“高端失守、低端混战”的局面虽有较大改观,但“高档精加工靠进口,中低档粗加工靠国内”的市场心态没有明显变化。
     近来,由于我国总体贸易顺差较大,部分政府部门制定了一些不利于我国机床工具等机械行业出口而优惠进口的政策(这是前所未闻的事),将有可能减缓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结构优化的进程。
    
     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
     2008年将是在中国历史和经济发展史上值得重笔大书的一年。不仅因为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更重要的是,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新一届中央政府将全面领导中国社会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势不可挡,但又存在各种变数和隐忧。中国经济面临新的观念、新的发展、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在如此缤纷多彩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将如何应对引人瞩目。在此,我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看待近年来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速度从未低于15%(年增长率),一般都在20%以上运行;年销售额从400多亿元增加到2000多亿元。机床工具行业的各个小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可以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已从一个以战略地位为主的基础性行业逐步发展为战略地位与经济地位并举的重要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在沈阳、大连、齐齐哈尔、辽宁、广东、重庆、山东、江苏、陕西等省市和中心城市,机床工具行业都已成为当地经济支撑和产业集聚的标志。
     对当前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现状分析存在两种观点:
     ①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恢复性增长以来,已摆脱政策性、技术性制约因素,从沉迷中复苏。连续八年多的增长使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从规模上已进入世界前三名。虽然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已趋于成熟,今后的发展将是以创新、提升、优化为主要模式。有位老专家说: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机床行业只有不想干的、不愿干的和用户不愿让你干的,而没有不能干的。这种观点在行业内部大概占到60%,在用户那里占到40%。
     ②有一位业内著名人士说:我国机床行业是用户要求高的干不了,用户要求低的都想干,叫“高端失守、低端混战”。这种观点在行业内部占到40%,在用户那里占到60%。依此,必然有第三种观点,称为“骑墙派”也好,是客观现实也好,我们不作评价。
     但是,有几点大家都认可的共识:第一,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确实有了巨大进步;第二,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第三,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外到国际著名企业,内到民营老板,方方面面都很关注。可以夸张一点说,几乎没有哪一天哪一张大报不提及装备制造业、机床行业、数控机床的。
     前面我说过,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已从一个战略性的基础性行业上升为战略性和经济性并存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从东北到西南,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西北高原到东南水乡,很多地方都把机床工具行业作为当地重要的产业支撑和经济动力。

   分享到:

标签:

微博

中越博览网官方微博

联盟单位:广西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处、南宁会展行业协会、东盟商务中心
运营单位:广西南宁华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86 771 4899330
CopyRight © 2014 桂ICP备11003182号 技术支持:南宁烟寒网络公司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86 771 4899330
参展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