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已成广东啤酒业巨头向外拓展的重点市场
啤酒企业布局湛江港,意在出口东盟和辐射西南地区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啤酒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1997年广东啤酒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成为全国8个啤酒产量过百万吨的省区之一,此后广东的啤酒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各省区的前五位。随着国内啤酒业竞争的加剧,广东啤酒生产企业纷纷瞄准国际市场,啤酒出口量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1997年广东出口啤酒227.5万升,2006年出口量已达8052.4万升,9年间广东啤酒出口增长了34.4倍。今年1~11月,广东啤酒出口8072.2万升,价值3469.5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0.9%和14.3%,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与广东毗邻的东盟,是广东啤酒业巨头向外拓张的重点市场之一。选择东盟的原因是该地区市场潜质巨大,且天气较适合啤酒销售;另外,中国和东盟启动自由贸易区计划之后,啤酒进入东盟市场的关税逐年降低,这也为广东啤酒进入东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降税计划全面启动的2005年,广东啤酒仅对东盟出口210.6万升,2006年则已迅速攀升至1239.2万升,增幅达到4.9倍;今年1~11月,广东啤酒对东盟出口1551.7万升,大幅增长50.8%,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广东啤酒对东盟出口的主力军。广东啤酒市场凭借其巨大的容量及强大的对外辐射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外啤酒制造商的必争之地,除了国内啤酒巨头先后在广东圈地建厂之外,国际知名品牌嘉士伯、朝日、喜力、麒麟也各自挑选了“载体”切入广东。今年广东啤酒对东盟出口几乎全部由外商投资企业承办,1~11月对东盟出口啤酒1543.9万升,占同期广东啤酒对东盟出口总量的99.9%。其中深圳青岛啤酒朝日有限公司和嘉士伯啤酒(广东)有限公司是广东对东盟啤酒出口量最大的企业,两者对东盟出口量占同期广东啤酒对东盟啤酒出口量的90.9%。而私营企业仅出口2.2万升,国营企业则无对东盟出口啤酒的记录。
柬埔寨是广东啤酒对东盟出口的最大市场,对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市场出口潜力巨大。1~11月,广东对柬埔寨出口啤酒1356万升,价值753.9万美元,分别大幅增长56.8%和52.5%,占同期广东啤酒对东盟出口量、值的83.8%和85.2%。根据中国与东盟之间正常降税安排,从2005年7月29日起,正常产品根据降税模式开始全面降税,其中啤酒在东盟一些国家并未列入敏感商品,因此啤酒进口税将按计划逐年递减,如泰国,啤酒进口从量税率原为25铢/升,2005年降至8.33铢/升,2007年降至5.0铢/升,2009年降至2.08铢/升,2010年实现零关税。在东南亚国家,啤酒消费量正处于上升势头,进口关税的不断降低,东盟国家进口广东啤酒的成本将逐年减少,这将为广东啤酒进一步拓展东盟市场提供良好机遇。
出口东盟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据广东省啤酒协会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广东啤酒年度产能已超过500万吨,而市场消费量则仅约为300万吨,这意味着将有近200万吨的啤酒无法在国内市场消化,离广东最近的东盟市场则成为产能过剩的广东啤酒出口的最好选择,因此今后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对东盟市场的开拓之中。例如,2005年,称霸华南市场的珠江啤酒投资8亿元将湛江珠江啤酒有限公司易地扩产,建设一个年产40万吨的啤酒生产基地。今年4月,珠江啤酒湛江分厂已经批量投产。湛江作为中国通往东南亚海上航程最短的口岸,是珠啤精耕细作的重要市场,其战略意义还在于出口东盟和辐射西南地区。
成本的上涨将加大竞争的难度。在今年广东啤酒生产涉及的原料、辅料、能源、运输等主要环节,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虽然这几年广东企业也一直在通过节能降耗等多种措施控制成本,但无奈原料成本涨幅太大。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大麦,其在啤酒原料成本中占比达40%以上。我国啤酒业所用大麦50%以上依靠进口,而广东的主要大麦进口国澳大利亚等国,由于干旱减产,大麦出口量减少,大麦原料价格飙升,令高度竞争的市场变得更加脆弱。1~11月,广东进口大麦的均价高达332美元/吨,涨幅达到55.2%,而同期广东对东盟出口啤酒的均价为560美元/千升,下降1.3%,成本的大幅上涨出口均价的下跌已使部分企业处在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如一向盈利能力突出的金威啤酒近期就发出全年亏损公告,给国内不少啤酒企业泼了一盆冷水。
不断进入广东啤酒领域的新一轮投资将促进广东啤酒文化的提高,并提高广东啤酒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管理等多方面的水平,为强大广东啤酒品牌积累资本和经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预计广东啤酒在东盟市场的销售份额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