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贵州与东盟相遇
抢抓贵州“走出去”的发展机遇
陈政
2007年10月,在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指出,东盟是贵州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外经贸合作的主要地区和对象。要充分利用好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和平台,积极参与北部湾区域合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与东盟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加快对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是关系我省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对此,一定要抢抓机遇,早研究、早谋划、早应对,成立应对机构,组织研究部门、综合经济部门、涉外部门等,对贵州与东盟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进行研究,尽快形成贵州应对的总体思路、策略、经济布局等方案,尽快实施。特别是在“十一五”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和体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因素对贵州发展带来的机遇。
应将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放在东盟。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将对外开放的重点放在东盟,在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和完善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策略及运作方式。以东盟为重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高度重视东盟博览会。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积极实施“大外经贸”、“市场多元化”、“科技兴贸”等外经贸发展战略,努力开拓东盟新市场,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扩大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出口。大力拓展加工贸易,努力扩大生产型企业的出口,实现外贸经营方式多样化。积极承包东盟各国的工程,扩大劳务输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推进贸易主体多元化,健全关贸、检贸、银贸、税贸、运贸等协作制度,完善有关税收制度和外贸融资机制,加大对重点出口企业、重点出口商品的扶持。
促进与东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滇桂黔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滇桂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与东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做好7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紧构建区域合作平台,二是构筑区域交通综合运输体系,三是积极推进区域产业整合,四是加强区域与东盟各国的跨国旅游合作,五是进一步密切与东盟各国的商贸联系,六是加强区内的信息交流,七是参与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从而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营造互补互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加强与东盟9大重点领域的合作机制建设。除货物贸易自由化外,结合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与需要,应在9大重点领域推进与东盟的合作,即贸易合作、交通领域的合作、旅游合作、农业合作、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合作、物流领域的合作、深化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中小企业合作、科技文化教育合作。
贵州人有志气、有信心积极应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抢抓机遇,加快贵州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进程。(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贵州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贵州走进东盟应首选越南
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广西办事处
越南自改革开放20年以来,经济年均增长7.5%以上,居东南亚国家之首。近年来,越南政府又积极以“两廊一圈”(即:“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凉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和北部湾经济圈)的建设为重点,渴望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发挥独特的主导作用。面对这个离我省最近、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有必要加强与其经贸合作:
第一,省直部门负责人乃至省领导,多出访越南,已逐步建立较高层次领导人来往,有利于加强我省与越南的联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开发风生水起,为我省更快发展也提供了机遇。因此,应当坚持以南下为重点的开放带动战略。南下的目标:国内是泛珠三角,基点在两广;国际是东南亚,基点在越南。力求通过密切区域合作,争取有更大作为发展自己。
第二,用“南贵昆”经济带连接两个经济“走廊”,形成经济圈,使贵阳的角色更活跃。
第三,以“多彩贵州”文化旅游品牌和推出贵州新形象,大步走进越南和其他东盟国家,定会引起越南等国家人民的旅游向往。
第四,精心组织产品展销。除了在南宁举办的东盟博览会,我省应积极组织到河内甚至胡志明市去进行产品展销。胡志明市约有10万中国人做生意,主要是两广和江浙人。要鼓励有经营头脑和经验的人才,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去做生意办企业;而且越南产业结构和我省相似,可进行技术人才的劳务输出。
第五,研究部门应当把我省参与区域性合作作为重大课题研究,对锁定的重点地区或国家的政治、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作深入的研究,为省领导的战略决策参考。各种媒体应当推出介绍越南乃至东盟诸国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图片、广播电视节目、文章和专著,使更多的人群认识东盟、关心东盟,从而走向东盟,使有意走向东盟的人员或企业及时发现商机。经贸部门应当结合我省省情研究越南市场,弄清与其互补性何在,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服务。
第六,注重面向越南的人材培养。一是越语人才,广西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边民语言互通,使用越语的京族集中在东兴市。可向广西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输送学生,或者直接向越南派留学学生,为我省企业、研究部门、政府机关准备翻译人员。二是经贸人才,有既懂国际贸易,又熟悉越南国情、民情的区域性经贸人才,才可能在贸易上获得长足发展;三是文化人才,越南民族的多样性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受西方文化浸染形成了东西方文明并存,要了解他们的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差异性。此外,还需要法律的、宗教的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在重视国家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民间培养;还应该有政策引导、鼓励学生留学东盟。
东盟:贵州外向发展的新空间
齐康
东盟关税门槛已降低 目前,东盟平均关税为6%,而我国为10.4%。贵州不仅可以借机扩大对东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着力开拓东盟出口市场”;而且要特别利用东盟各国华人数量习惯与我们相近,对中国食品和药品的认知度比较高,其准入条件较欧美发达国家宽松,进入成本较低等特点,加大贵州省食品、中药制成品对东盟的出口,以及扶持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电子电器、挖掘机、摩托车和汽车零配件的规模生产和出口。同时,我国进口关税的降低,也将减少我国企业从这一地区进口的成本,有利于扩大贵州进口原料性商品的数量,以适时享受关税减免带来的好处。
工程承包空间很大 由于距离近,进入成本相对较低,东盟一直是贵州工程承包企业开拓的一个重点市场。在水电站建设、公路桥梁建设方面,贵州工程企业在这个市场有一定竞争力。如越南、印尼建立小水电厂的要求相当强烈,希望贵州合作。此外,我国政府为推进东盟的经济一体化将进一步增加对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贵州扩大在这个地区对外工程承包带来了新的机遇。贵州企业应加强对这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追踪调查,研究国家对外投资和外援政策,抓住时机,扩大对外工程承包规模。
抓住机遇“走出去”发展 东盟国家为吸引中国的投资,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近年来,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为投资者提供更优惠的投资政策,印尼政府对新的投资企业业给予5—8年免征所得的优惠待遇。贵州应抓住机遇,以东盟为重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引资平台,积极实施“大外经贸”、“市场多元化”、“合作兴贸”等发展战略,切实扩大开放领域和革新陈旧机制,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提高贵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利用东盟各国,特别是其相对落后的成员国资源加工业和制造业存在很多空白的大好机会,发挥贵州传统工业如轻工、机械、食品、纺织、建材等具有较强生产能力的优势,促进与东盟的经贸技术合作,利用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新的市场空间发展自己。
总的来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于贵州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当代每一个贵州人应思考的问题及历史责任。(作者系贵州教育学院副教授) 金黔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