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留成透露海南未来目标是自由贸易区
目前初步构想一是逐步扩大开放范围二是全面推进旅游对外开放带动产业升级
海南省24日举办“海南改革开放发展高层论坛”,这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上午的开幕式由省长罗保铭主持,省委书记卫留成作了30分钟的主旨演讲。
卫留成透露,中央希望海南在中国体制改革的四个方面先行先试,提出海南未来发展目标是建设“自由贸易区”。
卫留成指出,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地处国际航运主航道上,是我国面对东南亚的最前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是开发南海资源的最好依托,有华南唯一的保税港区,区位优势十分独特;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设在海南,多次成功召开年会,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海南又是独立的地理单元,有天然优越的自然环境,可开可合,便于管理,试验风险小。海南有条件在实施自由贸易区或自由贸易园区上先行先试,为我国加入W TO之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新经验。特别是海南与台湾面积相当,自然环境和条件优于台湾,人口是其三分之一,台湾大选以后有可能放宽包括微电子在内的高科技产业向大陆转移,海南若建设面向亚洲和台湾的自由贸易区,对进一步促进祖国统一、实现小平同志倡导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初衷,会很有影响,很有意义。
卫留成表示,目前海南省的初步构想一是以洋浦保税港区建设为起点,逐步扩大开放范围,推动区域开放。首先把洋浦保税港区建设好,最大限度地放大保税港区对洋浦经济开发区、对海南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载体,全面推进旅游对外开放,带动产业开放。用好用足国家批准的旅游开放新政策,借鉴韩国济州岛、泰国普吉岛等国际旅游先进经验,加快旅游软硬件国际化改造步伐,全面提升旅游开发开放水平。同时,逐步实施更加开放的投资、贸易、购物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环保要求的高科技产业,对医疗、金融、保险等与旅游业高度关联的现代服务业,实施更加优惠、便利的投资、贸易政策,实现海南服务经济的全面开放。卫留成指出,在此基础上,争取在中央的支持下,逐步在海南建立自由贸易区,为我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探索新经验,做出新贡献。
卫留成说,20年来,海南经济有过短暂的高速发展期,也有过长达10年的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萧条期。直至近年,海南的经济才走出泥沼,渐入佳境。
2003年,海南省从省情出发,提出“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一批大的工业项目相继上马并投产。全省经济总量增长明显提高,4年来,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96%,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
尽管目前又进入了新的“宏观调控”时期,并且海南人对上一次的“宏观调控”记忆深刻。但本次宏观调控将不会给海南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
卫留成表示,海南正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除政策的机遇外,岛内正在进行的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将带来巨大商机。
去年9月底开工的东环铁路建设。海南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海南东环铁路动工,预计2011年9月底建成通车。海南东环铁路建成后,乘客从海口至三亚仅需90分钟,较高速公路平均旅行时间3小时缩短一半,同时旅客还可以在舒适快速的列车上饱览海南东海岸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新型卫星发射基地将带来大量投资。落户海南文昌的航天城占地20平方公里,包括航天发射港、太空主题公园、火箭组装厂以及指挥中心等一系列项目。据悉,未来的航天城的人口将达10万左右。
总投资16亿多元的海口绕城公路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该公路全长46.634公里,是海南省环岛高速公路的最后闭合段及国家同三线(同江至三亚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海南省各处至海口美兰机场的快速通道,它的建设完善了国道主干线和全岛主干线公路网的连接,对促进海南省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海南,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