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发展宏图逐步清晰
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07/12/19 浏览次数:1365
在CAFTA建设中,抓贸易机会,抓投资动态,抓区情了解,抓经济动态 防城港发展宏图逐步清晰
一、在中国与广西的对外开放中,防城港市具有这样的特点:
发展机会随着开放的扩大而日益增加。30几年前,防城港就凭借位于北部湾北端的地理位置与优良的天然港地貌,成为中国援越抗美的“海上胡志明小道”的起点,国家出于军事目的投资建起了这个良港。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原来主要用作军港的防城港转为对外贸易的口岸。八十年代,我国实施沿海开放战略,防城港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的最西端,与北海市结合起来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成为国家投资建设的24个枢纽港之一,港区建设日新月异。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地级沿海开放城市,下属的东兴县级市也同时成为边境开放城镇。防城港市同时具有了沿海、沿边对外开放交汇点的身份。20多年来,由一个自治区每年补贴700多万元的贫困县,发展到今天颇具城市建设规模的地级市,可以说,广西没有哪个地级市发展得这样快。防城港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对外开放,一次次的开放机遇,成为防城港市发展的契机。今天,新的机遇又出现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亚太经合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大背景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已经启动,一个将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将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要在10年内(2002年起)建成。它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规模,提高本区域在全球的整体竞争能力,成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是连接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有机会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地区的前沿。而防城港市在广西的位置,决定它在广西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当中将作出特殊贡献。广西对内对外开放的重点选择“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最鲜明地把防城港市的区位与功能体现出来。以防城港为终点的南昆铁路-南防铁路与钦防高速公路是大西南物资从海路出口最便捷的黄金通道。它既沿海又沿边,沿海则为西南诸省市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各地提供了海岸线;沿边可与越南进行边贸和经济技术合作,又为我国商品进入东南亚市场提供了便捷的陆路门户。防城港市已经将构建中国和广西走向东盟国家最具潜力的“桥头堡”作为发展目标。在争取这一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防城港市有望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二、防城港市得以获得开放新机遇的根据,在于它是一个口岸城市。从区域经济学理论来说,口岸分为沿海、沿江、沿边口岸,在对外开放中一般处于水陆交通线上,运输便利,对外经济关系易于发展。口岸城市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以下有三个产业发展方向,三个方向都与对外开放的扩大呈正相关:
1、发展为港口贸易转运功能服务的产业,如航运业、港口建设、邮电通讯、船舶修造业、储运业、包装业、货物加工业、车辆修理、电力、金融、信息服务业……这些行业对于商品的远近交易所需的物料、能流、信息流、资金流均有直接服务、配合作用。
2、发展围绕着口岸型外向经济这个目标而建立的产业。口岸型外向经济的含义,就是依据口岸城市具有的区位特点与经济定体资源,建立以利用外来资源或市场为主的企业与产业的城市区域经济。
3、发展利用口岸之便而建立的必要性产业。这主要是利用口岸运输所带来的货物集散条件和所能利用的海内外大宗货源必经口岸的条件,取得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的便利,发展那些国内市场看好、增值高的产业。
从原则上说,第一个方向的产业系列应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它关系到全国或大区域开放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是口岸城市本身存在的意义。第二个方向的产业系列位次,是口岸城市建立开放经济桥头堡的方向。第三个方向产业系列摆在最后,它体现着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原则,这个方向的产业领域较宽,发展所受到的直接制约少,但必须量力而行,符合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三、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防城港作为广西一个最能体现开放战略选择功能的口岸城市,它的三个产业发展方向可具体设想如下:
1、为港口贸易转运功能服务的产业发展,要支撑防城港市成为大西南首选的国际贸易港口和区域性物流中心。防城港市为此提出实施大港口战略,按照发展大泊位、深航道、大库场、大腹地的要求,不断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从基础设施方面看,防城港目前已拥有码头泊位2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2个,与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5个港口通商通航,港口年吞吐能力达1100万吨,建设目标是使防城港年综合通过能力在“十五”期末超过2000万吨。但要成为是我国西南地区连通东盟国家的海上“门户”,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大开发、大开放,仅有基础设施不够,还得有完善的配套产业与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防城港西边的陆路通道也正在加紧建设,西湾跨海大桥与广西滨海公路防城港段的建成,使防城港和东兴两个国家一类口岸之间形成一条高等级便捷的公路通道,东兴与越南通过磋商也将把芒街、下龙湾的水路和陆路建设好后连通起来。
2、体现口岸型外向经济的产业发展,要促成防城港市建设为中国和广西走向东盟国家的“桥头堡”。总体目标是以口岸区位为依托,托起外引内联的规模和质量。防城港市原来的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农业比较发达,只有首先从外部(外国和外省区市)引进经济资源才能尽快调整本市的产业结构,取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只要充分发挥口岸功能与通道经济效益,就会有外引内联的吸引力。防城港市为此已构建了东部临港工业园、企沙半岛工业园、东兴工业园、防城工业园,形成一个港区、半岛、边关与老县城各自分布的格局。为取得聚集效应,在长时期内不宜再增加新的工业园,而要集中搞好上述工业园的硬软环境建设,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务质量。我们希望,在新的开放形势下,防城港市的投资环境评估将会取得优等评价。当前,国内外客商看好防城港市的发展前景,先后有港澳台以及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客商在防城港市投资办企业,建起了一批“中中外”、“中外外”型加工工业。
在发展口岸型外向经济产业当中,防城港市要注意两个动态:①、广西的开放局势。广西力争成为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两个市场的区域性制造业中心,防城港市以自己的特色在全区性目标中有一个正确定位,广西的工业化进程越顺利,防城港市的工业化发展也在这个快车上更有成就。②、对该区而言,国际产业转移可能在四个层次上有所波及:全球性产业转移,亚太区域产业转移,中国-东盟之间的产业双向转移,华南经济圈内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影响发生的产业转移。防城港市除了凭借口岸城市的特有功能外,不可忽略一般比较优势的发挥、培育,以争取成为更大的产业转移的接纳地。
3、利用口岸之便而建立的必要性产业,要推进防城港市成为一个有产业经济规模的工业化城市。这类产业属于那种不限于外引内联,只要有条件就可投资发展的产业,它应当属于“通道经济”剩余功能的发挥。它的发展取决于投资经营能力与商品的市场两大因素。防城港市发展这类产业要看;①、哪些途径本口岸的物资经过加工制造后、其商品有广阔的市场销售。②、有无发展这项产业的能力(财力、人力和技术力量)。显然,前一个因素可以研究寻找,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逐步建立的进程中,市场会扩大;后一个因素则在近期内困难,扭转防城港市财力薄弱、技术水平不高的状况要有一个积累过程。
口岸城市的功能发挥,必将带动环北部湾沿海一带的城镇化,推动不同成分、不同层次的各个产业发展。而环北部湾沿海一带的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又增强了口岸城市的经济实力,更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大体上,它们的关系可规划为:①、为港口贸易转运功能服务的产业发展,三港主要抓分工,各自发挥特长,并有针对性地按照分工的方向搞好港口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②、体现口岸型外向经济的产业发展,既要适度竞争,又要加强合作。在为外引内联而改善投资环境这些方面,三港将展开竞争,并相互学习。在扩大对外的人、财、物、资金、信息流量方面,三港可寻找一切合作机会。例如,发展国际旅游,与东盟、海南、粤港澳开展旅游线路的连接,就需要三港合作,首先形成环北部湾沿海旅游带,将这里的山、海、园、人文景观等旅游基地串起来。③、利用口岸之便而建立的必要性产业,则基本可按市场经济原则,开展有序竞争,为竞争而开展横向联合。尽管防城港市的发展起点较低,但是,这是一个经济资源丰富的地方,它的海洋资源、生物资源、农林资源、民族风情(我国惟一的京族聚居地),都可资开发利用。在我国对外开放中,防城港市获得一次次发展机遇,必将培育起后发优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的进程中,在城市经济现代化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
李欣广 |